智能化改造给企业带来近3亿元销售收入
行业小巨人的“智能密码”
◎记者 孙世超
3月25日,在威海天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用电脑操控着一台台自动化设备,一块块电子板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灵活移动。
头戴防尘帽,身着防尘服,市工信局局长乔新跃和技改科科长李晓民正在车间里调研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情况,并不时地拿起电子板来研究。
“我们推进自动化,就像用两只脚小步勤挪,在整个系统全面规划方面,还存在短板。我一直担心如果系统规划做不好的话,将来可能出现偏差,希望得到你们更多的政策帮助。”面对多次上门走访的“老朋友”,公司总经理位世波将企业的发展顾虑和盘托出。
“智能化改造是我们今年重点推进的一个工业技改领域,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咱先看看生产线运行的情况,一会儿咱们几个再去会议室,把你刚说的这事儿好好议一议……”乔新跃拉着位世波看生产线,“针对你们特殊需求,我们一事一议研究方案,生产线效率再提一提,你的招工压力也能减轻些。”
别看天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只是一个占地60多亩的小企业,却在智能化改造方面下足了功夫。为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公司每年拿出产值的5%用于设备智能化改造。目前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资超过了1000万元,在自动化设备方面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
舍得投入,换来的是行业市场的话语权。如今的天力电源称得上是国内智能家电控制板行业的“小巨人”——他们的微型电动车充电器产能行业领先,是日立中央空调控制器的中国生产商,也是LG电视顶级电源板的生产商。
“日本企业对产品品质要求非常高,当日立看到我们的智能化设备和可靠的工艺保障后,就开始把更多订单向我们这边转移。”位世波自豪地分享着自己的“智能密码”,“这个项目给我们带来了接近3亿元的销售收入,并且这个数还在稳步增长。”
走访的企业越多,听到的故事越多,市工信局机关干部们的认识就越深刻:一批提早实施了智能化改造的中小企业,已经挺起了产品品质“腰杆”。有了智能制造的支撑,企业愈发敢于在市场上“拼刺刀”。起步早、动手快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享受到更大战果。
“老位,我们来不仅是要帮你解决问题,还想把你的经验和理念带回去,让那些徘徊在技改门外的制造企业也都学习学习。”乔新跃说。
为了推动更多企业像天力电源一样迈向智能制造领域,今年我市启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精心筛选了135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入库,对项目用地、用能、财政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计划不停留在纸上,更多地体现在行动中。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后,市工信局工作人员围绕企业技术改造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在走访服务企业过程中,技改科科长李晓民有了新的收获:对企业而言,真正困扰的问题不是在技改过程当中,而是在拍板决定实施技改、进行智能化改造之前。“所以我们服务企业,并非要大包大揽,替企业做决定,而是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看到智能化改造的前景,让企业家们打心眼儿里觉得这事儿好,值得干!”
不仅要鼓励引导重点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我市还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掌握行业的关键技术,提升企业科技实力。目前,入库的135个项目中,启动实施技术改造的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加大调度服务和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项目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技术改造的快推进,助力企业冲击新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