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高校创新创业园落地合作项目百余项,留区创业大学生数量增长3倍
“高新学院”订单育才受青睐
◎记者 谢菁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2号实训楼4楼,是威海德生技术检测有限公司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每天早8点,曲梅宏就会准时来这上班,她是该中心的一名检测员,从事液相检测工作。
曲梅宏(左)和同事在德生检测中心检测。 记者 谢菁 摄
曲梅宏是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2014级学生,所学专业是药物分析。“我从2017年5月开始在德生检测中心实习,去年7月毕业后直接到这里上班。”据曲梅宏说,她的同班共有40多人,有11人在实训中心实习过,最终有6人留下。
曲梅宏所说的实训中心,是威海德生技术检测有限公司与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食品药品检验中心联合打造的,是学生实习与企业育才双赢的校企合作平台。“依托实训中心,德生已培养了50多名优秀的检验人员,现在有10多名检验人员在德生承担重要检测工作,公司培养出来的检验人员广受好评。”德生公司食品药品检测中心仪器组主管潘鑫说。
高校是人才的聚集高地,人才是区域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高新区积极探索和构建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关系,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由高新区管委与区内高校联合成立的“高新学院”,已成为对口育才的典型模式。
继去年威海职业学院与高新区管委共同打造的“高新学院”成立后,今年4月初,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与高新区管委共建的“高新学院”揭牌成立。学院通过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服务,全面承担高新区范围内的技能人才培养输送,各类人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国际合作交流等项目合作。截至目前,高新区与包括山大(威海)、哈工大(威海)、威海职业学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等在内的驻区高校签订了全面合作战略协议,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先后规划推进了35万平方米的高校创新创业园,落地产业园合作项目100多项,留区创业的大学生数量增长了3倍。
随之,企业订单班的育才模式也在高新区逐渐走红。今年4月初,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与威高集团共建的“威高学院”揭牌成立。据威高学院副院长王学亮介绍,威高学院突出实体化的教学环节,校企共建10条生产线,设备价值超2亿元,构建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以企业生产项目案例及知识模块内容组织教学,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今年,威高学院设置了医疗设备应用技术(血透工程师方向)和精密医疗器械技术(智能制造方向)两个专业,重点在能力培养和岗位训练上,实现“就业主导,项目带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集团来说,威高学院未来将极大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人员培训、学历提升、终身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威高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李丹表示,今后,威高学院将重点开设医疗器械、医养健康等相关课程,校企双方将共同管理、资源互补、利用共享,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国内医疗器械及健康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基地和终身教育基地。
由威海职业学院与迪尚集团共建的“迪尚学院”近日挂牌成立。根据双方协议,迪尚学院今年开始招生,将开设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电子商务等校企合作专业,学制3年,毕业后由威海职业学院颁发国家全日制大专学历证书。“我们将以迪尚校内工厂店、迪尚校外实训基地、中缅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数字化服装设计研发中心为载体,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着力培养服装行业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威海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运用“招生即招工、入厂即入校、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共同制定生产性实训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优秀的企业文化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