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坐飞机到我威海的工作室,不超过两个小时!”这几天,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内涵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晗东又来了。
张晗东的身后是他要打造的工作室的大水泊镇闲置厂房。
说起张晗东,他是国内知名的文化学者、画家、学校文化设计师。他创作的雕塑作品很多被安放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广场、校园和景区。这次来到文登大水泊镇,张晗东的身份不再是学校顾问、文化学者,而是一名“小镇创业者”。自从今年1月份注册工作室以来,张晗东把威海定义为自己的“梦想孵化器”。
张晗东为啥会来威海创业?他说:“一直想建一个集雕塑、油画创作、文化展览交流、艺术衍生品制作于一体的工作室,原计划落在济南,却被威海吸引来了!”
张晗东曾在自己的家乡济南章丘选址多处,但都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两年前,张晗东以客人的身份首次来威,就被宜人的气候和好客的热情所吸引。后来,他还成了清华紫光学校的校园文化顾问。
张晗东说,不知多少次,加当地党员干部的微信后,收到的第一句自我介绍往往都一样——“有问题您说话,我们来想办法!”这种亲切感是决定他最终扎根于此的重要原因。
来到威海令张晗东没想到的是,威海给他的“惊喜”远超预期。“不仅公司注册手续镇政府全程代办,仅大水泊一个镇就长期汇聚着近20名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张晗东说,扎根这样一个地方,会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文化归属感与历史责任感。于是,他改变了之前想要新建一座私人艺术馆的想法,而是想让镇上的一座旧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将一栋冰冷的建筑“容器”注入文化振兴的能量,进而升级为一栋有温度的文创“孵化器”。
张晗东选择了空港工业园的一处占地8000余平方米的旧厂房。工作室装修工作还未完成,张晗东已经把一笔85万元的订单合同签在了威海。并决定,以后北京总部所有的雕塑等艺术品订单将全部签在威海工作室。
这个月,张晗东马上要着手创作一组大型青铜作品。看着眼前的厂房、置身的小镇,他意味深长地说:“威海的高端人才引进模式如同‘青铜合金’,各类人才各美其美,刚柔相济,必成大器。”(文/图 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丛振华)